——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和省发改委联合发布《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

      广东建设报讯 记者柳时强报道:日前,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我省新型城镇化的总体目标、重大任务、空间布局、发展形态与发展路径、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关键举措,将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

《规划》明确了我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要求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1.7%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力争实现不少于600万本省和700万外省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明显缩小。

要求城镇化布局和形态进一步优化。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携手港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韶关、河源、汕尾、阳江、清远、云浮等环珠三角城市深度融入珠三角,基本形成“广佛肇+清远、云浮、韶关”“深莞惠+河源、汕尾”“珠中江+阳江”三大新型都市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合理布局,粤东西北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成效明显,中小城市竞争力明显提升,小城镇服务功能增强,多中心、网络化的城镇体系基本成型。

要求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加强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作用,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进程,城镇空间品质和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岭南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护,地域文化特色明显,城镇形象鲜明。

要求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关键领域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户籍管理和社会保障、住房保障、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取得突破,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城镇建设融资机制更加完善,逐步形成城乡居民有序流动、安居乐业的制度环境。

《规划》明确了广东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即构建三大新型都市区和建设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推动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记者对城镇化布局进行了梳理。

 

“广佛肇+清远、云浮、韶关”空间发展规划图

 

“深莞惠+河源、汕尾”空间发展规划图

 

总体空间格局规划图

 

空间政策分区规划图

A.构建三大新型都市区   建设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广佛肇+清远、云浮、韶关”大都市区

【范围:广州、佛山、韶关、肇庆、清远和云浮市】

以城际规划建设协调区为重点,加快广佛同城化发展。广州市按照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主动对接“一带一路”,聚焦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构建枢纽型网络城市格局,提升城市品质和国际竞争力。佛山市加快城市中轴线、佛山新城建设以及禅城老城区更新提质,加强桑基鱼塘等岭南特色风貌保护,努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建设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珠江西岸先进专备制造业龙头城市、创新驱动发展先锋城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典范城市。

强化肇庆、云浮“东引西联”的区位优势,推动云浮加快融入广佛肇大都市区。加快推动肇庆新区、肇庆高新区创新发展,将肇庆市建设成为珠三角连接大西南的枢纽门户城市、珠江-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

建设拓展珠三角腹地和对接国家纵轴战略的重要通道,打造国家京哈京广纵轴的南部起点和重要门户。加快清远市中心城区与广州市北部地区的融合发展,将清远市建设成为环珠三角高新产业成长新区、生态宜居名城、珠三角北缘的门户城市。加快建设云浮西江新城,将云浮市建设成为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全省循环经济和人居环境建设示范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宜居宜业的现代生态城市,强化“广东大西关”的门户地位。积极推动韶关市融入珠三角,重点加强商贸、物流等产业合作,将韶关市建设成为珠三角融合发展区、国家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旅游产业集聚区、粤湘赣省际开放先行区、老工业基地振兴示范市。

“深莞惠+河源、汕尾”大都市区

【范围:深圳、河源、惠州、汕尾和东莞市】

加快推进深莞惠一体化发展。强化深圳创新引领地位,将深圳市建设成为更具改革开放引领作用的经济特区、更高水平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更具辐射带动力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更具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和更高质量的民生幸福城市。推进东莞市建设国际制造名城和现代生态都市,构建“一中心四组团”的空间发展格局。推动惠州市建设成为珠三角连接粤东及闽赣的门户城市、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胜地,并以获批国家历史文明名城为契机,加大历史街区保护利用,打造西湖周边景观,突出城市品质和文化特色。

积极推动河源、汕尾融入深莞惠大都市区。将河源市建设成为全国低碳示范城市、粤东北特色中心城市、环珠三角新兴产业集聚地、岭南健康休闲旅游名城、现代生态园林城市。将汕尾市建设成为滨海旅游聚集地、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海滨城市,培育成为广东东部“蓝色经济走廊”的新增长区和粤东地区融入珠三角的桥头堡。

“珠中江+阳江”大都市区

【范围:珠海、中山、江门和阳江市】

提升珠海辐射带动能力。强化珠江西岸核心城市的区域性综合服务功能,提升珠海国际化创新城市职能,打造世界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基地;与澳门合作共建世界级旅游休闲中心,发展国际性娱乐、现代商贸服务、观光旅游产业,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滨海宜居城市。

推进珠中江一体化发展。将中山市建设成为世界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科技创新研发中心、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积极参与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共同打造“深中半小时、大珠三角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充分活化利用五邑旅游资源和广海地区乡村景观,推动港口产业区集聚发展,将江门市建设成为珠三角西翼与粤西地区联系的交通门户、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

积极推动阳江市融入珠中江大都市区。加快阳江市滨海新区建设,将阳江市建设成为国家新能源基地、中国五金刀剪基地、沿海临港工业城市和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B.推动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

粤东城市群

【范围:汕头、梅州、潮州和揭阳市】

推动汕潮揭同城化发展。强化汕头市作为粤东地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成为创新型经济特区、东南沿海现代化港口城市、区域交通枢纽、科技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

推进潮州市建设成为潮文化特色明显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对接海峡西岸东部门户城市。增强揭阳市区域枢纽城市功能,建设新型工业化城市、重要石化能源基地、粤东航空物流基地。

促进梅州市与汕潮揭地区融合发展。以客家文化产业园、客天下旅游产业园、广东麓湖山文化产业园等为重要抓手,提升梅州“世界客都”地位,努力把梅州市建设成为潮汕平原北上开拓腹地的枢纽。

粤西沿海城市带

【范围:阳江、湛江和茂名市】

推动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湛江要形成“一湾多岸、环湾发展”的格局,加快构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先进制造业基地、钢铁石化造纸基地和科教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全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生态型海湾城市。茂名市要加快拓展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建设成为区域次中心城市、粤西重要交通枢纽、现代化港口城市、粤西组团式海滨城市、全省重要能源物流基地、全国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和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打通对外交通瓶颈。打造“珠三角地区—大西南”和“中国—东盟”合作交流平台,积极推动湛江、茂名、阳江市融入北部湾城市群。将湛江市打造成为我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将茂名市打造成为我省对东盟开放的重要基地。

粤北生态发展区

【范围: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市】

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为重点,保护青山、碧水、蓝天、绿地等生态本底,构建北部环形生态屏障。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绿色产业,推动城镇集约紧凑发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粤北生态型新经济区,带动北部山区绿色崛起。

 

2020年, 广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

●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1.7%左右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

●不少于600万本省和700万外省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明显缩小

2020年,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将进一步优化

●携手港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基本形成“广佛肇+清远、云浮、韶关”“深莞惠+河源、汕尾”“珠中江+阳江”三大新型都市区

●粤东西北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成效明显,中小城市竞争力明显提升,小城镇服务功能增强,多中心、网络化的城镇体系基本成型